农大人物

田恩铭:寻灯的歌者

来源: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王天亮终审:王天亮发布时间:2016-03-07

 时过境迁,重读那些文字,惊觉如果没有文字,我的生活几乎是空白的。

——题记

gt.JPG 

  禅语云: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别人,也温暖了自己。

  在北国学林,有一位孤独的行者,他时而低头思忖,时而抬头仰望。无论前方荆棘迷茫,还是遍体鳞伤,他都步履铿锵,因为他始终坚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越过江河湖海,踏遍万水千山,一切只为寻到心中的渴望。

  这位行者是谁,他就是追寻心中之灯的歌者——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田恩铭教授。

 

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走近田恩铭,会情不自禁地被他身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者情怀与师德精神吸引。从教十八年来,田恩铭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用心教书和做好学术对于一名好老师尤为重要,二者相辅相成,优秀的学术研究可以让你站居高处,及时反哺教学的缺失,而教学的改进又可促进研究的向上发展。虽然两者兼顾给他带来不小的压力,但积跬步而致千里,他已站在了教学和科研的前沿。

  走进他的课堂,很容易被现场情境所感染:一本书,一支粉笔,站在台上,胸有成竹,旁征博引,文史哲典故信手拈来,在同学们中广受欢迎。学生们都说:“特别喜欢上田恩铭老师的课,他不仅幽默风趣,还会和我们分享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特别有意思。”

  田老师说:“别看我课堂上放着多媒体,但是重点的内容都会再次写到黑板上,这样同学们一抬头就会看到黑板上的知识,加深印象。”透过黑板上的文字,中国文化的美感在跃然显现,即使是“低头族”,在他的课堂上也忍不住抬头听课。

  许多镜头仍都留在田恩铭的记忆里,刻骨铭心:有一次上课,停电了,许多学生仍然静静地坐在教室,黑暗中讲完了那节课,感受知识的魅力。有一次,在高烧中他连续讲了三天课,从学生关心的眼神里感受到做教师的光荣。许多事物都在变化,不变的是师者的尊严,不管经历何种的挫折,都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只要站在讲台上,就要让你的课堂成为传播真、善、美的领地。

  田恩铭的课堂目标三个:第一、让学生在课堂上多笑几次;第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倾听讲述;第三、从学生的身上找到弥补自己的优长。教学是为了培养人,“人生只若如初见”,而师者就要“润物细无声”。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道出了师者的涵义,也影响了千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理解。于田恩铭而言,师者不仅是为学生指引道路,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去生活。

  田恩铭说:“谁都能过生活,但不是谁都能过好生活,我们要做的是能够真正的理解与领悟生活,这样才能享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快乐。”

  这样的思想早在十多年前年前就已经形成,他把 “自由的思想,勤奋的学习,快乐的生活”立为班训,那是迄今为止他唯一一次担任班主任的时光。虽然只是短暂的四年,却让他幸福难忘。如今他的 “班训”仍在流传,潜移默化地融入课堂中,他希望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可以如他所愿,感悟生活,笑对人生!

 

跛行千里九转功成

  1998年,刚刚毕业的田恩铭来到八一农大,成为一名文科老师。工作两年后,他发现仍然自己停留在大学时代的学术水平,这对高校教师来说远远不够。考研,成为田恩铭提升自己的唯一出路。

  好梦难成,由于外语分数不够,他第一次考研名落孙山。重整旗鼓,再次出发,他提前半年到西安备考,一个人在异地与书本为伴,背水一搏,只为心中不灭的梦想。“善飞能舞世人敬,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一次金榜题名。他格外珍惜研究生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除了每天下午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基本就是坐在图书馆读书,晚上回寝室,将一天的学习成果与室友交流,相互促进。到了周末,和同学相伴前往旧书摊,淘几本好书就是他一周最快乐的时光。

  硕士毕业后,田恩铭选择继续深造。“我同时报考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的博士。去南京时,我担任班主任所带的政教1999级几名同学分别到车站、旅馆、饭店等我,那一刻我体验到了身为一名八一农大老师的骄傲。”好事多磨,因为生病状态不佳,田恩铭与南大失之交臂。他随后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入学考试,终于如愿以偿。天道酬勤,三年的硕士经历为他考上博士奠定了基础。

  “算起来,念书念了23年,除了小学、初中阶段,念的都是师范院校,这是不可更改的缘分”。于他而言,漫漫十四年的师范征程,有太多的追忆值得怀念。

  四年中师,四年牡丹江师范学院,六年陕西师范大学。从中师毕业到获取博士学位,可谓跛行千里,九转功成

  提起为什么选择辛苦求学时,田恩铭说:“灯是智慧的象征,我没有灯,这些年来我一直都在寻找灯,希望我能将找到的灯,照亮我的学生。”

 

情之所系诗与远方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现在的田恩铭对自己的文学研究规划是:站在国际视野上,横跨古今,带着独特的想法做研究,用优美的文字展现成果,推动学界对文学领域的研究;每年发表三至五篇学术论文,每年参加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果有可能,希望做些“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丰富学识,对学校文科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

  谈到2015年参加在山西运城举办的柳宗元国际学术研讨会,田恩铭向我们讲述了他与日本著名学者下定雅弘的故事:“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那么凑巧,下定雅弘的文章引用了我书中《怀念高志忠老师》的一段作为证据,以此来证明他的观点。由于我正在现场便告诉他的观点有误,他接受了我的意见并向我的老师致敬,但是遗憾的是老师已经离世,但这恰恰证明了学者做的研究不论多久都会被人记住,这就是科研的魅力。”田恩铭感慨道。

  自进入农大后,田恩铭承担了《大学语文》、《传播学》、《演讲学》、《应用文写作》、《中国文学与人生》等多门课程,课程定位于审美性和人文性,以文学文本为主要对象,将文本与社会、人生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思考意识,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文学阅读的想象力与再认识的能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田恩铭试图通过讲授课程为同学打开一个广阔的艺术世界,将文学资源转化为人生之助力。为了让学生们能够书山有“径”,田恩铭与同事受邀协助图书馆采购新书6000多本。

  田恩铭还为农大学子主编《知识,智慧,人生》一书,他认为:“作为农科院校的文科教师,传播传统文化让祖先留下的文化火种燃烧下去,成为国家发展的立足之本,让希望学生在不经过茫然的阶段,可以阅读到居高深思远的书籍,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人文条件,让学生全面成长。”

  校党委书记李佐同在此书序言中指出:“素质教育离不开广博而深入的阅读。这本‘导读’推介的五十二部书,只是巍峨书山上的一条小径。希望籍此一条小径,能够引导青年学子们走进风光无限的书山,与古今中外的良师益友对话。”

  谈及被学校破格晋升为教授,田恩铭说:“当你的努力被学校承认时,有机会在更高的平台上做事,我会尽力工作以感谢所有帮助我的人。守住本分,胸怀天下,行有余力就去金针度人,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田恩铭乘着学校发展的翅膀,向更远的目标行进。正如他的诗句所写:“天空没有土地的梦,站在土地上却可以眺望天空”。

  一书一世界,一语一天堂。田恩铭这个读师范中文系的人,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感知外界阳光的绚烂,月色的柔美。时过境迁,与千帆相竞的激情早已不在,但梦想的余温尚存。成为一名好老师、二流以上的诗人、纯粹的学者,仍是他坚持不懈的追求。沿着选择的道路继续走下去,踏踏实实读书,以师者的身份叩问生命的意义。

(学生记者:刘雪  王荣华  王潇)

  • 八一农大官微
  • 八一农大学工在线
  • 八一农大青春在线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
  • 八一农大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