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人物

周亚强:寒门孝子以“血”奉亲

来源:八一农大报责任编辑:钟黎终审:钟黎发布时间:2015-06-23

  

  周亚强在我校知名度很高,不光是因为他品学兼优,还因为他为了给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父亲减少医疗费,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无偿献血10余次,总量超过8000毫升。这个血浓于水的故事在我校广为流传,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并成功入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200强。

  2011年,周亚强考入动物科技学院。开学还不到一个月,他突然接到妈妈从尚志市长寿乡一曼村西沟屯老家打来的电话:“儿啊,昨天夜里你爸爸鼻子出血不止,挺吓人的,尚志市医院治不了,已经去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血液研究所住院了……”周亚强惊了,要强的老爸从未因身体不适躺下休息过。当他赶到医院看到病床上正在打吊瓶的爸爸脸色苍白,感觉心里的依靠似乎坍塌了。爸爸的宽慰话语让周亚强更加难过。主治医生告诉周亚强:“你父亲被确诊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只耗血不造血,造血系统伴随血液异常改变,只要有出血点便血流不止,且极难治愈,只能靠定期输入血小板维持生命。”

  周亚强的老家在尚志市大山里的农村,几十亩耕地年头好收入也不到2万元,本不富裕的家里要供周亚强和他的姐姐读大学,如今爸爸病倒了,家里无力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为了省钱,身患重病的父亲只能住在30元一天的走廊里。一天,一位病友的家属告诉亚强:“根据政策,你如果参加无偿献血,你父亲输血费可报销一部分。”血气方刚的周亚强顿觉全身热血沸腾,从那时起,他便定期到血站献血,一次800毫升。“刚开始是为了给爸爸节省输血费用,后来在血站了解到献血知识,知道这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便坚持了下来。”周亚强在三年多的时间,累计献血10余次,总量超过8000毫升,献血证已经写满了整整4本。

  家境的贫寒让周亚强从小就紧衣缩食,从高中开始,他就只吃早午饭,不吃晚饭。“少吃一顿饭,要说不饿是假的,但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挺挺就过去了。”虽说比别人少吃一顿饭,可周亚强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系里的佼佼者,班级总成绩常年名列前茅,因品学兼优入了党;2014年5月,他被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授予省高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从大一到大三他连续3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次5000元。说起这事,周亚强脸上满是自豪。“当时我打电话告诉爸爸我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爸高兴极了!”

  大学期间周亚强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打工,什么脏活、苦活、累活全干过。暑假回家他就帮人家收拾农田;寒假地里没活,他就到镇上打零工贴补家用。大学四年,他的生活费都是打工赚来的,过年回家还能用攒下的钱给家里置办年货。前不久,学院决定保送周亚强攻读硕士研究生。面对着在别人看来难得的机遇,周亚强却犹豫了,硕士研究生每年近万元的学费还没着落,本科期间的助学贷款还未偿还,加之给父亲治病所借的欠款,家中如今已负债近20万元。可父亲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主意,父亲告诉亚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老爸连小学都没读完,没有一个是大学生,更别说研究生了,家里就盼着他能念个研究生光宗耀祖。“我爸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让我好好读完研究生,这是我最终选择深造的最大动力,只要我爸能高兴,我就去努力做!”周亚强说,听说学校可以为贫困生办理研究生的助学贷款感到很欣慰,如果顺利的话,他就能如愿攻读研究生。

  如今,周亚强又担当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立项的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名称是“低甲烷排放生物饲料的开发与品质控制”,是我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一个前沿课题。对于未来的生活,周亚强有着自己的打算,“我希望毕业后能找份好工作,挣了钱好让我爸的病早点好、让父母出去旅旅游、早点享福,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我一定要让他们晚年过上好日子”。(记者:刘佳丽 毕强)

  • 八一农大官微
  • 八一农大学工在线
  • 八一农大青春在线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
  • 八一农大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