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映像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一)

来源: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终审:王天亮发布时间:2018-04-19

 hnuyrt.JPG

 评论:喜迎六十华诞  共建文明校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农大这个知识文化殿堂汇聚了各方才俊,沉淀着办学六十年的深厚底蕴,有术业精深的师者,有最具青春活力的少年,有连绵延宕、缤纷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让人心驰神往,浸润其中,成长进步,活成理想中的样子,做到最好的自己。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农大校园里,才艺达人为数众多,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有13个教工社团、146个大学生社团,具备丰富的门类品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诗歌、书法、绘画、摄影、诵读、声乐、舞蹈、茶艺、汉服、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太极拳、羽毛球、网球、篮球、健美操、舞龙舞狮等体育文化项目。

    这些繁花似锦般绽放的活动,是完善自我身心、通向理想彼岸的不同路径,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努力践行,是对校园文脉的自觉维护传承,能够使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精神动力等逐渐趋同共进,继而营造凝而不散的气场,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我校去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今年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提出“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分五期推出26个校园文化人物(群体),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实践成就与社会影响,以点带面,倡导广大师生将爱好特长与工作生活融合结缘,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喜迎八一农大建校六十周年,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文/天亮)

 

策划:新闻中心  校工会  校团委

采访拍摄:大学生记者团

 

 且诗且行,传诵中华文化经典

——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田恩铭

ooo.JPG

  他是三尺讲台上高谈唐诗宋词的大学教授,衣襟不飘,挥一挥袖子却能把学生带回千百年前;他是夜星高悬时埋头笔耕墨耘的诗人,不饮烈酒,顿一顿思绪仍能对茶当歌吟出纸上风流。偌大的校园里,他是一眼看过去略显平凡的师者,但你若听过他的课,或者读过他的书,你就会记住有一位教授,有一位学者,有一位诗人,他叫田恩铭。如果说一个人思想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那么田恩铭老师就生在诗歌的天地。

  1998年,刚刚毕业的田恩铭来到八一农大执教,再回首,便已荏苒二十载。恰恰这二十番春秋更迭,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跨越。从一封封书信传情达意要经过邮筒辗转到随便一条语音消息就能知晓天下事,从氲氤的书香气息全都覆在报纸书籍到电子设备无处不在阅读方式日益多元……这个时代,更是让诗歌从繁盛变得鲜有人问津。读几本纸质书,都让人觉得难得,而田老师,却始终不忘初心,和二十多年前一样,坚守着自己的一首首诗篇。

  二十年前的大学,人们低头看的不是手机,而是一本本或厚或薄的书;人们抬头望的,也不是多媒体上复制粘贴的知识点,而是一行行板书镌下的诗情画意。那个时代有着真正的诗和远方,没有人觉得不妥,和现在不同。若回忆曾经旧事,田老师的生活大概也能概括成一部诗集。那是大学时代意气风发吞咽名著的青涩少年;或是站在讲台上行云流水阔论春秋的翩翩师者;亦是台灯下思如泉涌埋头耕耘的风流诗人。二十三年求学路,他一路学习一路育人。一边做个认真听课的学生和老师讨论的面红耳赤,一边捧着教案把自己的新观点传授给农大的学子。他曾说过辛苦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找寻一盏灯,一盏能照亮自己和无数桃李的灯。

  “素昧平生的诗们,环绕在我们的周围,自由旋转。生生世世都有人为你度日如年。刚担任完大庆石油图书馆《中国诗词大会》评委的田恩铭老师,感慨很多油田职工的诗词底蕴都要比我们大学生高出许多,意识到差距的他决心继续为营造文化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的学生不是不想读诗,而是不会去读,读诗需要审美能力和思考能力,诗和人必须建立关系,才能读到一首诗的神韵。为此田老师会定期为图书馆选择一些适合大学生阅读的书目,也会开设一些有关文学方面的讲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诗歌的内涵。

  与你共度多少春秋,才懂你的梦。田恩铭已在农大经整整二十年了,见证了农大从四十周年缓缓走来的历程,在农大六十华诞来临之际,他又将看到下一个二十年的日新月异。眼看着当年的泥瓦房砌成了一栋栋现代化的教学楼,眼看着农大从一个农科类院校变得独具特色,眼看着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将更加浓厚。对下一个二十年,田老师也提出了美好的展望: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开眼看世界,要让他们成为有自己的见解、会思考的年轻人,要让我们的学校走到文化和学术的前沿去。

(文字记者:刘美丽赵晓桐  摄影记者:胡波)

 

芳华铸笔墨  香茗润诗怀

——记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马广原

 kk1.JPG

  提起“大河落雪”“塞北十逸,农大喜欢文学和书法的朋友可都不陌生。当文学与书法完美结合,就碰撞出了在我校师生中深受赞誉的马广原老师。“大河落雪”是他网络世界的文学名号,“塞北十逸”是他艺术世界中一个角色,这二者集于一身,铸就了马老师的艺术情怀。课堂上教书育人,闲暇时翰墨丹青,再品两口案上清茗……即使身负盛名,马老师的生活却依然是这样的简单而充实。

  马广原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怀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决心,来到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从此开启了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到校后他发现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总想做点什么,于是在1997年首开书法选修课,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从此,一发不可收,这门课程后来变成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必修课、特色课。一届一届的学子,都在马老师潇洒的笔墨中汲取过营养,毕业后再把这种人文情怀带往四面八方。第一届选修书法课的学员,有的已经成为小有成就的书法家,这就是所谓文化传承吧。马老师的书法课,经常有外院的学生来蹭课,不为学分,只为学习。

  生活的智者,总是在平凡的岁月里感悟别样滋味。有位作家曾经给马广原写过书评《一个人与他的三个世界》,这样定位他——现实世界中的父亲和丈夫,艺术世界中的书法家,讲台上传道解惑的大学教师。他每天都在这三个角色中切换着,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在现实中难以体会到完全的自由,便会转战精神与艺术的世界中,天马行空,任意驰骋。记者印象中的马老师和他的三个世界是这样的:闲暇时,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热爱生活的人,喜欢安静地读书、品茶,享受阳光镀满书页,晕染书案和宣纸上的那种温暖厚实的感觉;三尺讲台上,他是一丝不苟的严师,口若悬河地笑谈文学浩瀚,风趣且幽默;在书法和文学的领域中,他是虔诚的朝圣者,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敬畏,肩负起传承和发扬的使命,像温暖的火种,点燃所有年轻学子向往文化艺术的心灵。恬静地享受生活,朴实平淡却丝毫未觉乏味。源自这三种状态下的那份感悟、那种灵感,日积月累,流淌于笔端,于是有了那本厚厚的文集《月光下的土地》。这份平凡中闪着光芒的真挚与诚恳,打动了评委,一举斩获“丁玲文学奖”。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用心用情感写出来的作品,比一万本浮躁的心灵鸡汤都更能打动人心。

ke1.JPG

  马广原的书法从初中时起步,真正走上正轨是从大学时代开始。源于爱好,加之大学开设书法课,加入了校书法协会,当时学校也有一些书法名家,比如游寿先生,经常为同学无偿讲学,指导临帖,大学四年,他苦练楷书,仅仅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就朝夕不辍地写了四年,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马广原说,书法如果仅仅是一个人闭门造车摸索着前行,可能会多走不少弯路,所以不管从事什么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其次才是方法,再次才是努力,明确的方向和恰当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谈及大学生们学书法,马广原有很多话想说:“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笔墨书法同样也不容忽视,必须要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这不仅因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还因为它能淘冶心性,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应该探求正确的练习方法,从毛笔字起步,多思勤练,体会书法的内涵,让这一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代有更多的进步和发展。”

  2018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迎来了六十华诞,马广原也在近三十年的教龄中见证了农大一半的历史。他深爱自己工作的岗位,也爱着教过的每一位学生。“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始终是他信奉和追求的准则,当问到对学校六十华诞有什么期望的时候,他说:“学校是一所多科性农业大学,近年来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我衷心希望人文气息可以在整个农大弥漫开来,让整个学校,所有的学子都能有人文情怀,这样,我们的学校才能更好,我们的学子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才。”

 (文字记者:华成宇杜竞可 摄影记者:李子阳  

 

传情每向馨香得

——记电气与信息学院教师殷志勤

 bnnm.JPG

  内心宁静的人,即使周身被生活的烟火气笼罩,也能在一笔一纸一墨一桌中,构筑出自己的一方淡泊天地。午后她总是喜欢静静地享受阳光的温暖,坐在藤椅上以笔绘心,将自己的才情在画纸上平铺开来,那些花儿仿佛跃然纸上的精灵,时而拥趸,时而分散……但眼前的一切都是自然而静谧的,你从她的笔下看不出丝毫嘈杂喧嚣的味道,她就是一个纯粹的画家——电气与信息学院的殷志勤老师。

  走进画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巨幅的丁香图,令人无比震撼,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都给人以不同的享受。花团锦簇,蜜蜂贪婪的吮吸着花粉的馨香,一步也不想离开它的温柔乡。纯粹的画者能从各个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味道,拥挤却不凌乱,只有一颗宁静的心才能画出它最初的样子而不显嘈杂,纸上是花儿的样子,但更多的是心境的淡然。

  古人有云,人的思维有三个境界,第一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阶段看山即是山,看水即是水。殷老师指着一幅自己的作品给我们娓娓道来:画面是由牡丹花、蝴蝶、小猫组成的,醉心官场之人看到的是花开富贵,年老之人则看到猫和蝶,寓意耄耋之年,这正是不同心境的人对不同事物的感受,殷老师为这幅画起名《浮生一梦耳》。是啊,浮生若梦有多少人能够参透?富贵、繁华、长寿,这些都是人对美好的追求,可是当你从追寻的梦中醒来时,会发现这些只不过是浮华世事,你所能做的只是放眼于当下,脚踏实地的过好今天的生活。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殷志勤已画了近30年的国画,农大风景一直是她灵感的来源,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一草一木,这些得天独厚、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给了她无限的灵感,笔下的风景也成了浸润这无限的情怀。她在寒暑假,天南地北地写生,于是北国的山花野卉,南国的花团锦绣,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情怀,将它们统统融入笔端,也成就了这位名气卓著的大写意花鸟女画家。

ke.JPG

  花鸟画取材与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在诸多题材中,殷志勤老师最钟爱牡丹,她自幼就热爱自然,喜欢花草,乡间的田野苍茫,山花野卉,就是她最好的启蒙老师。她到青年时期才有机会学习绘画,但一旦拿起了画笔,就再也放不下了,坚持不懈是她成功的重要因素。她能画各种花草,梅兰竹菊荷等常见题材更是信手拈来,趣味横生。她对写意牡丹更是情有独钟,表现手法多样。她的牡丹画,既有女性的柔媚,又不乏苍劲大气。古往今来,画牡丹者众,雍容者多,雅致者少之又少。她眼中的牡丹是具有人一样的生命力和真性情的朋友。只因心中“种”着牡丹,心中开着牡丹,一枝一叶一蕊都注入了深深的情感,用笔轻松自如,花瓣鲜活亮丽,如闻其香,如见其魂。叶脉深淡相宜,似有清风拂过,落笔一气呵成,妙笔生花。“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断的自我探索加继承国画大家的技法,竟然让她自成一派。如今,殷志勤笔下的红牡丹已经成为一种自己的格调,熟悉她的人,不看落款就知道是她的作品,深受大众所喜爱。她的老师著名大写意画家高卉民先生评价她的画时,用了四个字,“活色生香”。

  但凡绘画的人,向来对写意花鸟很敬畏,能画出鲜活的神采,着实不易。有的花鸟画家穷其毕生,仍在止步徘徊。师古不泥,造化出新,成为她的努力追求。她的花鸟画师出名家,她也时刻在求新求变之中,融入自我,探寻突破。所以,她的花鸟画很独到,更有一种隐逸的情怀。因为,她是以艺术为生命的人。

  “两耳不闻窗外事”不能成为新时代的好画家,殷志勤在不断提高自己绘画技艺的同时,也积极关心着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她想对同学们说:“中国国画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应该多接触、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广泛的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识,更要提高修养、气质,这是其他事情无法替代的。文化繁荣是中国繁荣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积极学习广泛接触,将这份中华瑰宝传承下去。”

  在农大迎来六十华诞之际,当问到对学校的期待时,殷志勤老师高兴的说:“农大真是越来越好了,从条件艰苦的农村,到资源富裕的城市,农大迎来了新的契机,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八一农大朝着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

(文字记者杜竞可、华成宇   摄影记者:李炎群

 

 诗情浪漫  舞蝶翩翩

——记图书馆与信息中心杨文霞老师

kyt.JPG

  花朵摇曳,就像青春泛起的涟漪。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杨文霞,但一定知道诗歌界的“苏美晴”。

  她,曾经是一匹久待不出的黑马,横空出世,便圈粉无数。春之破晓,黎明之照。在没有化身“苏美晴”之前,杨文霞是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业余时间会攻克一本又一本厚而富含哲学的书籍,也许读书是这一切的源头。2006年开始接触诗歌的她,只是将自己生活的积累与沉淀融进诗歌里。用心去勾勒文字,用爱去润色诗词,这就是杨文霞创作的初衷。当然我们从她的诗歌里除了能感受到女性独有的那份温柔恬静、端庄秀美之外,更多的则是满满的正能量。大到对“中国梦”的自豪吟咏,小到对洛蓝花的殇感离愁,字里行间全都是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在一步步努力与奋斗中前行。杨文霞的笔风愈加成熟,在2007年时,就斩获了“中国情诗新星奖”。2009年,再获中国诗歌学会网《中国诗歌》七夕节主题诗会一等奖、中国现代诗歌新绿杯大赛一等奖及中国“首先杯”大赛优秀奖。一个刚刚接触写作不久的人就取得如此成就,实在令人敬佩,但杨文霞本人却十分谦虚,只是笑着说:“一半的成功归于刻苦,一半的刻苦归于家庭。”这也许就是一个人在中年后期,与丈夫携手相依、相濡以沫的幸福生活样子。时光总是这样,悄悄地和我们赛跑,转眼距离校新闻中心的上一次采访,已经过去了十年的光阴。较比十年之前,她依旧是那个带给人们美好心情的“苏美晴”。

  拒绝“假大空”,要有“仪式感”,是杨文霞和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有利就会存在弊,在诗歌创作中,不光要有知识储量,更要有知识涵养,始终记住我们是一个人,好的作品更多的是人文情怀,而不仅仅是卖弄辞藻,空洞虚假。其实生活离诗歌并不遥远,就像杨文霞所说,只要你愿意,生活中的仪式感无处不在,它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仪式感多了起来,也就慢慢找回了我们丢失的那些对于文化的深层感受。这些也是她对于农大学子们的一份教诲。

  成为“苏美晴”的这十多年来,她一直变换着不同的角色。“我是一只折翼的蝴蝶?心里一样有个梦想?借着风一路飞向梦中的天堂……”。“我要把自己养在那片蓝里,这纯,净,柔的绿帛上……”,“在无数个可以回忆的日子里,我让青春,写进诗歌的底蕴,被梦的时光照亮………”她是有梦想的残翼蝴蝶,依旧美丽翩翩;她是异乡的游子,却比谁都爱洛蓝的香;她更是农大的门墙桃李,和农大学子一起歌颂青春,礼赞未来。

  杨文霞的诗与梦,映射的何尝不是我们的梦想与远方。十二年的不懈努力,十二年的风雨兼程,十二年的光辉岁月。这十二年来,杨文霞送走了青春,谱写了年华。诗是语言的精华,更是语言的艺术。愿时光不负,农大因桃李满园更加熠熠生辉。

(文字记者:于金冉、苗宇  摄影记者:袁会珍)

 

因为喜欢  便是快乐

——记图书馆与信息中心季瑞光老师

 kp.JPG

  眼神坚定而自信,言语从容而亲切。初次见到季瑞光老师时,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洒满阳光,仿佛氤氲着书香气息,只一眼,我们就知道,来对了地方。

  眼前的一幅幅山水水墨画,既有传统笔墨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情趣。色、光、态、韵,各臻其妙。这一笔笔流畅的线条里流动的,都是时间与精力的点滴累积。平日里晚上下班以后,季老师还会来到画室,一待就到了九十点钟,周六周日更是整天泡在画室,墨香将时间拉的缓慢而悠长,又仿佛倏忽而过。而在这一长一短之间,画技便悄然增长。小幅画作常常是一天一至两幅,而大幅的画,一张就需要半个月左右。纸短情长,意韵悠扬。笔可以停,但这意境却永远不会停。

  “画境,画境”,其实画画讲究的也是那一个“静”字,一旦进入境界,季老师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安静了,而他却意气风发,挥毫泼墨,几支画笔,传递祖国山河的磅礴与细腻。迄今为止,他已多次参加省美协美术展并获奖。谈到荣誉,季瑞光并不在意,“绘画其实说到底,还是为了乐趣,因为喜欢所以才会快乐。”

  “绘画是很苦的,也会有短暂的愉快,但不会像你们所想的那么浪漫。” 季老师在谈到自己这些年的绘画经历时,眼神中闪着明亮的光,我想那大概是这些年与画有关的记忆在脑海中浮现时闪烁的光彩吧。那些历史名家,那些著作典籍,那些恩师,那些好友,那些自己的绘画经验与人生阅历,都成为定格在水墨山水之间的文人风骨,也成为此刻谈论起绘画时老师脸上红润的光彩。既要下苦功夫,又要心有一泉活水,要继承也要发扬,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

3855.JPG

  “画,是画家情绪的表达,也是产生共鸣的源头,而作画是一种境界,是一个不断追求探索的过程”。世人常常只看到最后的几笔线条,却不知为了画出这几笔流畅的线条,画家之前曾画过多少多少的线条。表达自己的情绪说起来简单,可要想表达的好表达得真的能引起人的共鸣,却是我们多少人,要用一辈子时间去践行去探索和追求。灵感来时挥毫泼墨,灵感忽然枯竭时,我们只能放下笔,停下来,看看周围的世界,从其他地方找寻到这“灵感”。也许它就像一位姑娘,正掩面躲在那依依杨柳之中偷偷看你。世间万事都是如此,阻塞了,不如就此停下细细看看周围靓丽的风景,也许此刻正是柳暗花明春事深。

  “我们常常在什么环境中,就会被作用为什么样的人”。采访接近尾声时,季瑞光老师不禁向我们感叹:“当年在密山老校区,有山有水有学者,还有许多文艺知青,孩子们耳濡目染的都是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自然滋养出了向往美的眼睛。正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如今我们学校搬到了大庆,经济实力为艺术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们更应该利用好这个条件,让一甲子的农大校园里,文化艺术氛围越来越浓。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人文精神的培育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只有一个洋溢文化之风的校园,才是真正有呼吸有血脉的魅力校园,也才能真正的培育出人才留住人才。”

  没有什么能是轻而易举地达成,绘画如此,做人亦是如此,要建设一个真正吸引人的文化校园更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为喜欢,便是快乐”,只要乐在其中,一切便都值得。

(文字记者:高宇  摄影记者:李炎群)

 

 心有诗意 岁月留痕

——记电气与信息学院楼保安于涛

 kmn.JPG

  当网络变得习以为常,当信息化充斥着人们的神经,那么你还记得提笔挥墨的那这份安宁吗?

  记得,于涛当然记得,因为这就是他的家常便饭。记者想象不到,这个站在我面前面带笑意的于涛竟已年近花甲,他瘦小的身躯却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渴望。中学时,于涛的一位老师,写得一手好字,让他萌生了想练习写字的念头,这份主动促使他一写就是十几年。从不去描写的他,日复一日的临摹,在脑海中构建字体的骨架,慢慢找到了写字的精髓。随便翻一翻他的工作记录就可以看到他的字,如骏马般强劲有力却也如花瓣般柔美恬淡。尤其是他的宋体字,写的和电脑打出来的几乎一模一样。

  两年前,于涛来到八一农大,便一直在电气与信息学院楼从事安保工作,突然来到了一个充满知识和学问的地方,这对一个爱学习的人来说,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而他,刚好喜欢文学。鲁迅、巴金、高尔基都是他崇拜的文学家,但是他情有独钟的还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那字里行间对祖国雪景的赞颂是多少人都学不来的。 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多年写宣传稿的经验,使他积累了一定的文字功底,在业余时间,他也会写几首小诗陶冶情操,于是在他的笔下,祖国的雪是轻柔的诗,飘逸的纱又是北国的魂,优美的画。一手柔美的字迹加上惊才艳绝的语句,无不让人感叹。

  “于涛同志人真好 ,对工作非常认真。”在采访中于涛老师的搭档周长义告诉我们,他对学生们也特别照顾,有的学生学习到晚上十点多,他就一直耐心等待不催促,能让孩子们多学一会儿是一会儿,连院长也会经常夸赞他。除了写字和作诗,于涛还坚持每天学习英语,没事就看看英语词典,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可以帮学院在贴出的英语宣传栏里面找错误。

48.JPG

    于师傅说,自己热爱书法,希望更多地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一些学生看到了保安室里的字,觉得特别规范、漂亮,几乎和印刷的一样,听说是保安于涛写的后,立即求他教写字。一些学生把于涛写的字传到网上,网友纷纷被那工整的字迹所惊艳。结果,越传越广,大庆媒体和省级媒体都对于涛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转载,于涛也成为了网络红人,他的练字经历也成了励志故事。

  心中有梦,如痴如醉,心中有诗,一往情深。时间只有一次让我们窥探世界的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是正确的,所以对我们而言,能努力去做就是不辜负自己。就让时间留在他的过去,而梦却留在他的字里。

(文字记者:徐翌博    摄影记者:韩晗) 


八一农大官方微信

八一农大官方微博

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八一农大校友微信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网
  • 八一农大官微
  • 八一农大学工在线
  • 八一农大青春在线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
  • 八一农大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