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喜迎六十华诞 共建文明校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农大这个知识文化殿堂汇聚了各方才俊,沉淀着办学六十年的深厚底蕴,有术业精深的师者,有最具青春活力的少年,有连绵延宕、缤纷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让人心驰神往,浸润其中,成长进步,活成理想中的样子,做到最好的自己。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农大校园里,才艺达人为数众多,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有13个教工社团、146个大学生社团,具备丰富的门类品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诗歌、书法、绘画、摄影、诵读、声乐、舞蹈、茶艺、汉服、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太极拳、羽毛球、网球、篮球、健美操、舞龙舞狮等体育文化项目。 这些繁花似锦般绽放的活动,是完善自我身心、通向理想彼岸的不同路径,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努力践行,是对校园文脉的自觉维护传承,能够使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精神动力等逐渐趋同共进,继而营造凝而不散的气场,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我校去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今年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提出“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在此陆续推出校园文化人物(群体),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实践成就与社会影响,以点带面,倡导广大师生将爱好特长与工作生活融合结缘,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喜迎八一农大建校六十周年,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策划:新闻中心 校工会 校团委
潜心笔耕久 根深植沃土 ——记原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周玉玲
身着绛红色风衣的周玉玲迎面走来,目光清亮有神,眼角的浅淡皱纹依稀可见岁月风霜。虽已退休两年,她举止间充满活力,明朗爽快的言辞中,尽显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纯粹的执念,对北大荒黑土地的钟情。 2010年至2016年,周玉玲在担任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期间,多方奔走,潜心研究,悉心著述,呈献了多部精品力作,为垦区的精神传承、文化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研究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知名学者、作家,周玉玲在黑龙江垦区一直广受赞誉。省农垦总局的多项文化工程都力邀她参与,农场的文化创建、立传作记等工作也都邀请她参与或论证指导。 以笔为犁深耕垦区原野 2012年,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承担了由学校和红兴隆管理局共建文化示范区的项目,周玉玲提出创建国家农业公园的创意,并带领团队开展论证工作。2014年,红兴隆“中国农业公园”项目顺利通过评审,红兴隆管理局成为我国第7个国家级农业公园,也是首个以大型现代化农业为主题的国家级农业公园。2013年,由周玉玲担任编审的《北大荒文化地理标志》,历经两年的统稿、修改、整理,最终面世。2014年,由周玉玲担任撰稿的黑龙江省首部大型生态专题片《圣洁的原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播出。同年,周玉玲创作了三十余万字的长篇纪实报告《黑土上的中国——我国第一个大型现代化国营农场友谊农场史脉》,为农场创建六十周年献上了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礼物。此书得到友谊县、友谊农场各方的充分肯定,有加拿大、美国等从事垦区现代农业文化研究的同行也将此书作为研究资料。 在承担各项课题和科研项目的同时,周玉玲多次为农场的文化建设倾心尽力,到许多农场进行生态文化、现代农业文化讲座,并撰写专题片与各种文稿。2011年,周玉玲应约为八五三农场创作了《雁乡铭志赋》,辞章古意盎然,句式朗朗上口,仅用853个字就浓缩概括了农场的历史、现状与亮点,得到了农场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衷心喜爱。农场将此赋全文铭刻在将军山文化公园的纪念墙上,成为当地一处知名文化景观。农场还据此打造了《雁乡铭志赋》大型音舞诗画演出,作为展示农场红色文化历史的品牌活动。垦区首届文化旅游节的形象宣传片《大美红兴隆》的文字由周玉玲撰写;红旗岭农场为千鸟湖申报中国最美湿地,专题片文字由周玉玲撰稿…… 精神与文化,看似虚无缥缈,深奥玄妙,难以捕捉,而在周玉玲看来,自己的工作就是为传承70余年的北大荒精神塑形赋能,发掘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赋予新的内涵,激励和鼓舞垦区人民在新形势下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6年,周玉玲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但她并未放弃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编撰《北大荒少儿文化读本》。 人的精神力量有深厚的根基和动力,是什么使周玉玲的信念如此执着,创作如此强劲?个人成长的起点很重要,命运给周玉玲一个开阔的背景,作为转业军人的后代,她的童年在北大荒启步。山岗、河流、平原、草木、风雪、花朵、飞鸟……大自然的熏陶哺育,无论是对于一个作家,还是一个心灵丰富的人,都是上苍的恩典,这最初的人生经验,奠定了周玉玲日后生活、写作,甚至为人处世的根基和视角。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们这些在五十年代就随父母来到荒原的孩子们,懂荒原也懂父母。懂荒原上的一草一木,也懂荒原上的春夏秋冬。我们的课堂在马架子里,在布满蚊虫的世界里,在大荒甸子上,在呼啸的大烟炮中。凡是和我们生命中亲近过的东西,我们都感到那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并成为永恒记忆的一部分。” 亲近自然绽放情思文采 作为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北大荒作家协会副主席,周玉玲在个人写作领域也一直笔耕不辍,2014年出版了五十余万字的散文《淬荒集》三部曲,其中《缤纷的原野——印象北大荒》获第三届“丁玲文学奖”。在她的作品中,读者会发现,只要笔触写到北大荒就情不自禁流淌着深情。这个从小就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真正的北大荒的女儿,对大自然的热爱,随着心灵的成长,已经上升到对于环境哲学,对生态伦理的思考和探究。2008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生态文化论》,便是她认识世界、开展创作的理论基础与源泉。怀着对生命的尊重情怀,以开阔的哲学视角审视打量辽阔北大荒的壮美原野、江山胜迹、秋水长天、生灵百态、历史遗址,纳入生态伦理文明的理论范畴,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激情灵感、能量才华,在花甲之年喷薄迸发,令人惊诧。“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周玉玲认为那是自己从小在农场长大,深受现代农业文化薰陶,在农大工作期间积累的理论学术素养,多年深入农场对垦区干部群众的深入了解,凝结成深沉情思与现实关怀,才使她在退休前后的几年里连续主持承担多个农垦总局的文化项目,并获得不少的文化成果。“没有这大半生的沉淀积累,不可能做的这么顺手,推进的这样快。所以啊,人无论做什么真是不能着急,在文化项目上,基础厚实,钻研精深,立项结题如庖丁解牛,功到自然成,顺理成章而已。”谈起最近几年喷薄绽放的文化成果,周玉玲淡然微笑,冷静客观,像是评说别人的成就。 但背后的努力辛劳,可并不如她描述的那样云淡风轻。在写作长篇纪实报告《黑土上的中国》时,周玉玲白天上班处理日常工作,晚上下班回家吃完饭,散步半个小时来到办公室,头脑清明、全神贯注地从6点半写到深夜,关灯离开主楼时,走廊幽暗,万籁俱寂,只有路灯映照的孤单身影跟随回家的路。“只要不出差,基本每天都是这个作息安排,全心投入,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这种紧绷高效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大半年。2月份启动,终于在深秋10月份完成了三十万字的书稿。在创作电视专题片《圣洁的原野》时,周玉玲与总局同行几十次奔赴农场,采访拍摄,历时两年撰写脚本,“真是做到了足迹遍布垦区,一年里车子就跑了十几万公里。”回想起那几年的奔波跋涉,她觉得“现场感很重要,只有亲眼看到北大荒的山水沃野,才能激发灵感,产生激情。” 情系农大记录锦瑟华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周玉玲也不遑多让,主动作为,成果丰硕。1998年,她与田伟、傅金柱等同事编写出版了报告文学集《北疆学府英华录》,为校庆四十周年献礼。刘惕若、辛惠普、郭玉、刘百如、张之一、宣长和、杨方人、王泰恩、汤树德、张广骅……这些铭刻在校史上响当当的名字,是农大老一代科教先锋、硕德耆宿,他们的事迹功业都被收录进此书《吐丝卷》。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这些资深教授中的很多人已经相继辞世,存世者也垂垂老矣,这本书籍作为时代记录档案显得尤为珍贵。在编撰过程中,周玉玲与同事们付出了极大心血,同时得到了被访者的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那种真诚热烈的场景令她深受感动:“老教授和校友口述的历史变成我们手下的文字,白纸黑字中是一颗颗忠诚的心,一份份不泯的情!看似一篇文章,文字背后则是一个人呕心沥血的一生! 2003年,学校搬迁大庆,周玉玲承担了专题片《四十五载故园情》解说词撰写工作,用饱蘸深情的语言和绵密细致的情境,酣畅淋漓地述说出了人们对密山老校区的留恋,观者无不感动。2005年冬,周玉玲精心创作了200余行3500多字的叙事长诗《耕耘之歌》,以诗化的语言、澎湃的情感,高度浓缩概括了学校发展历程,提炼了农大精神魂魄。大气磅礴、韵律铿锵的诗朗诵在纪念迁校两周年文艺晚会上作为压轴节目出场,赢得了来宾和师生的热烈反响、交口称赞,成为传诵一时的精品华章。 采访临近尾声时,年过花甲的周玉玲不禁感慨地说:“我在八一农大工作了近30年,见证了学校困境求生、逆境崛起、快速发展等历史阶段,衷心希望学校在今后取得更好的发展,开辟更灿烂的前程。”抬眼望窗外,春回大地,校园里百花绽放,树木吐露新芽,年轻的大学生们成群结队穿行在紫丁香烂漫的茂园上,正值青春年少、喜乐无忧! 站在农大办学六十年的历史节点上,对于如何看待历史过往,人事代谢沧桑,正如周玉玲在《北疆学府英华录》的后记中所写:“人类有一种优秀的特质,她不仅在自然生命中有一种繁衍的能力,在精神的承袭上,更为万物之灵长。每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精神的源头,我们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承继着前人的财富而发扬光大。扯紧了历史的这根线条,我们就会生生不息地奋斗在热爱的土地和家园中……今天,我们读着这些熟悉的人们,他们与我们同在;明天,后来者读着这些不熟悉的人们,我们大家同在。个体生命总会从这个世界上消逝,精神的财富是超越时空的,它的生命力胜于任何有形的物质创造。” (记者:天亮) |
八一农大官方微信 | 八一农大官方微博 | 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 八一农大校友微信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