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映像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四)

来源:新闻中心责任编辑:终审:王天亮发布时间:2018-06-12

内页.jpg

 评论:喜迎六十华诞  共建文明校园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农大这个知识文化殿堂汇聚了各方才俊,沉淀着办学六十年的深厚底蕴,有术业精深的师者,有最具青春活力的少年,有连绵延宕、缤纷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让人心驰神往,浸润其中,成长进步,活成理想中的样子,做到最好的自己。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农大校园里,才艺达人为数众多,文化活动百花齐放,有13个教工社团、146个大学生社团,具备丰富的门类品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比如,诗歌、书法、绘画、摄影、诵读、声乐、舞蹈、茶艺、汉服、剪纸等传统文化活动,以及太极拳、羽毛球、网球、篮球、健美操、舞龙舞狮等体育文化项目。

  这些繁花似锦般绽放的活动,是完善自我身心、通向理想彼岸的不同路径,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努力践行,是对校园文脉的自觉维护传承,能够使广大师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行为规范、精神动力等逐渐趋同共进,继而营造凝而不散的气场,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

  我校去年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今年学校党委工作要点提出“巩固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文明校园创建水平。”在此陆续推出校园文化人物(群体),展示他们的精神世界、实践成就与社会影响,以点带面,倡导广大师生将爱好特长与工作生活融合结缘,自觉践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喜迎八一农大建校六十周年,合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策划:新闻中心  校工会  校团委

 

拍摄的是影像     留存的是历史

——记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张秘老师

hk.JPG 

  仿佛有微风从身边掠过!安静场内,众人端坐,唯有一人可自如趋退,走位精准,步伐轻快,动作迅捷,伴随着“咔嚓”的快门声,定格每个环节、不同角度的精彩瞬间,传递学校发展变化的最新实况。

  这位会场内的摄影师,便是校新闻中心的张秘老师,但凡重大会议活动的现场,农大人总能看见他手持相机专注拍照的背影。中等身材,黑黄面皮,唇上浓髭,爽朗达观,年近六旬的张秘,已在农大工作了35个年头。

  1983年,张秘从部队复员成为农大文化宫的美工、电影放映员。1995年,转岗为电教中心摄像师、电视编辑。2002年成为校新闻中心的专职摄影摄像师。这位多年默默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第一线的老兵,可谓是农大发展历史的特殊见证者:迁校、基建、迎评、申博、校庆……最近20年来学校所有重大事件的照片大都出自他手。这种“回看历史,我在现场”的感觉实在美妙且难得。

  而“有新闻,在现场”则是对从业者的必然要求,多年来,张秘总是手机24小时开机,相机电池充满电,备好存储卡,接到任务马上拎包就走,绝不耽搁。赶上运动会、开学典礼等室外活动,风吹日晒、起早贪晚。周末和节假日时常有临时任务,或者去外地出差,或者穿梭于校园各个场所,不是拍照,就是在去拍照的路上,脚步不停歇。对此他总是呵呵一笑,“当过兵,底子好,每天都在锻炼身体。”做自己喜欢的事,内心是快乐的,张秘凭借精湛的摄影摄像技术和电视编辑技能,多次在全国、全省校报好新闻摄影作品和教育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得一等奖,为传播学校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虽已从业多年,张秘仍然保持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孜孜不倦,乐学好学,订阅了两份摄影杂志和报纸,但有闲暇便坐下来仔细翻阅,了解最新潮流理念,赏析名家佳作。为了能使摄影技能更上层楼,57岁的张秘还开始学习photoshop等图像后期处理软件,戴上老花镜,手持鼠标,探头挺颈紧盯着屏幕,专注于“图层、抠像”,学的很吃力,很认真,还自嘲“不会PS跟不上新形势了”。 随着数码相机的流行普及,全民皆拍成风潮,很多活动现场师生影友们蜂拥抢位拍照成为新常态。对此,张秘认为摄影越普及,它就对职业摄影人员的要求应该越高。“如果照相机在普通人手里是一个玩具的话,在摄影记者手里就应该是一个书写历史的工具,这个是份量不一样的。去拍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照片,更深刻更有感染力的照片,这对记者在业务上是一个高要求。”

  摄影,是他与世界沟通的方式。日常工作之外,张秘还投入大量业余时间倾情于校景风光拍摄,九楼办公室窗口便是最好的天然观景台:春嗅得花香,夏闻得雨声,秋拾得璀璨,冬见得琼芳。下班后,只要在家,他就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坐上马扎手持快门线“守株待兔”,静候璀璨灯火闪亮校园,路灯星芒、过往行人都是绝佳素材。拍花带香,摄雪裹寒,他用自己对农大的深沉之爱拍出阴晴雨雪,月圆月缺,四季岁时,以快门捕捉美好,定格,将美,得以珍藏。二十多年、几百盘录像带、数十万张照片——校园的大模样与小情怀,通过他的镜头与视角被更多的人赞美与记住。

  “一晃儿搬到大庆都15年了啊!” 春日里阳光明媚,站在办公室窗口望着眼下日渐葱茏的树木,张秘不禁感喟时光匆匆老将至。电脑桌面上他戴着红色安全帽跨坐在几十米高的钢架上摄像取景的照片,还是20045月建设高职楼时的旧照。今年是农大六十周年华诞,媒体、画册、书籍以及微信朋友圈开始蔓延“怀旧风”,选用的诸多图片都是张秘的作品,这也让一向低调无闻的他颇感自豪,“作品能够被传播、被铭记,就是对我的最高褒奖和肯定。”

  时光不老,影像长存。作为机关工作人员,虽然张秘的工作很平凡很普通,但他通过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拍摄创作,为学校积累留存了数量众多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镌刻下了个人印记。这就是一位摄影师的价值体现,这就是一位新闻宣传工作者的存在意义!

(记者:天亮)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三)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二)

【农大故事】校园里的文化人(一)


八一农大官方微信

八一农大官方微博

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八一农大校友微信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网
  • 八一农大官微
  • 八一农大学工在线
  • 八一农大青春在线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
  • 八一农大校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