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按照校党委统一部署,学校第八期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班一行55人赴宝泉岭农场、八五七农场、友谊农场开展为期20天的生产实践锻炼。
牢记着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殷殷嘱托,怀揣着“科教兴农”之梦,实践班一行躬身农垦大地,全面加深青年教师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着力提高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广袤的田野上,挥洒了汗水、播种了希望,克服了挑战、提升了本领,学到了知识、得到了锻炼,圆满完成了各项生产实践任务,收获满满、情谊满满、信心满满。
一、凝心聚力,临时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实践班自组建之日起,成立临时党支部。到达农场后,第一时间召开党支部会议,动员全体党员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工作,高质量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实践期间,各临时党支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常规总结、阶段性总结、经验分享等活动,进一步夯实临时党支部作用,让学员们的思想受到了洗礼,增强了凝聚力。
友谊农场实践学习班聆听战斗英雄、第一代垦荒人、”最美北大荒人“98岁吴金龙讲党课
二、上好“三堂课”,让主题教育在青年教师生产实践班走深走实
1.上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课。三个实践班临时党支部通过支部书记领学、主题党课、学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邀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李世刚、八五七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晓麟、友谊农场关工委主任张子印分别以“论党的青年工作”“八五七农场有限公司强企富民的措施及企业改革发展模式”“三江平原上的明珠--友谊”为题作报告,学员们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学出政治忠诚、学出理想信念、学出责任担当,真正做到了以学铸魂。
2.学好田间地头现场教学课。宝泉岭实践班邀请宝泉岭农场农业生产部部长钱英明,副部长安俊柱、王长斌,技术员李闯围绕“黑土地保护模式”“旱田玉米、大豆种植模式”“水稻浸种、催芽、育苗一体化模式”等专题开展现场教学。八五七农场实践班组织学员参观了老校区校园、校史馆,学员们深刻感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友谊农场实践班聆听了“最美北大荒人”98岁高龄的吴金龙老先生讲诉其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党课,学员们学习光辉历史、传承先辈成就和光荣,并共同写信致敬老一辈革命英雄和拓荒先锋。
3.全员全方位参加一线生产实践课。宝泉岭实践班深入5个管理区,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入户走访、农资物品发放、农机具检修、种子包衣、育秧温室标准化管理,全方位参与主要农作物种植过程。八五七农场实践班组织学员体验标准化旱田播种和水稻插秧工作,到生态园水果棚室学习选苗栽植、栽培管理、整形修剪等生产劳动。友谊农场实践班形成调研组到农业生产部、畜牧产业服务部、财务管理部、农业综合经济部等8个部门实践学习。全体学员走向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走进机关部门、乡村社区、项目现场和企业车间,走进现场调研农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努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提高本领、推动发展的过程。
八五七农场实践学习班学员查看水稻育秧苗情
三、注重能力提升,青年教师增强生产实践真本领
实践班成员不忘学习初心,牢记实践使命,躬身农业实践,立志要将“田间课堂”的所学所感反哺教学科研工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知农爱农教师。宝泉岭农场学员王智慧在实践调研中发现岭沐春管理区两个地块存在障碍因素,通过前期排查、走访农户,初步判断为重金属污染所致。现已启动土壤污染项目检测,拟进一步提出改良方案,解决困扰农场多年、并呈扩散趋势的低产问题。八五七农场学员白海超通过深入实际了解现代农业机械化设备工作原理,拟在《机械原理》教学课程中增设播种机四杆仿形机构、割晒机动定刀片机构、插秧机移栽机构等应用案例。友谊农场学员王雪等6人多次走访三花鹅雏育鹅养殖户做技术指导,帮助养殖户度过20天的育雏风险期,出急诊解剖检查雏鹅死亡原因并用药防治,参加孵化基地的孵化凉蛋、落盘、出雏工作和养殖户6500只雏鹅开口工作。
宝泉岭农场实践学习班学员在低产地块选取土样
自2016年开始,学校党委研究启动实施“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学习班”计划,该计划已经实施了八期。学校先后在垦区6个农场建立了青年教师生产一线实践基地,270名教师分批参加了为期1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八年来,参加生产一线实践的青年教师以一线经历为基础,在教学、科研、育人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一大批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
下一步,学校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我省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落实年”活动为契机,立足特色应用型农业大学建设目标,注重“双师双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高水平的特色应用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社会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将服务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服务“三农”发展落到实处,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不懈奋斗,为国家乡村振兴贡献农大力量。
统稿/耿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