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张丽娜
三尺讲台见证张丽娜老师二十余载的从教历程,她秉持一颗教学初心,愿作基石供攀岩,全心全意为学生析疑解惑,一如既往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她始终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专业上,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在生活中,心系学生,无私奉献。一片师心,致力于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应用人才。
一、忠诚事业讲奉献。自参加工作起,她在一件件平凡小事上无私奉献。自2018年开始,连续6年担任经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外籍教师授课的翻译工作,帮助中俄联合培养学生打开了解新知识的大门。2019年起,先后担任学院教师第二党支部、教师联合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爱岗敬业守初心。为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她攻读博士学位、赴俄罗斯访学,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研究型教学。从教至今,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开设多门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她多次嘱托学生早绘人生蓝图,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为未来就业提供更多选择。2019年开始,指导政治学与行政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在指导过程中并悉心引导,耐心讲解。毕业时,为每位学生送上祝福及礼物,祝福其前程似锦,在社会舞台彰显独特风采。
科研筑基,教学升华。为充实教学内容,她积极投入到教科研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的作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4项,校内课题6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专著2部。
三、关爱学生促进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也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竞赛是激发学生追求卓越、实现理想的秘籍。为此,她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连续多年带领学生参加俄语书写大赛,分别获得团体二、三等奖的佳绩,逐渐拓宽参赛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研社、韩素音翻译大赛等比赛。
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她深知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愿作基石供攀岩、甘为人梯托青云”这是她的誓言,更是不变的信念。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常慧
常慧同志长期深耕育人一线,以“五美”为工作坐标,成立“艺境”辅导员美育工作室,深入挖掘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传播价值,通过美育浸润的方式,将北大荒精神与美育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生动诠释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
精神之美,引领思想航向。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挖掘北大荒精神内涵,将美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设计党课内容和形式,引领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她讲授的党课《做北大荒精神的传承人》在第二届黑龙江省高校“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党课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语言之美,传承文化精髓。创立读书社团“致远悦读坊”,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悦读至上”读书分享会6期,经典共读活动3场,打造书香浸润、智慧启迪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文字中徜徉,深切感受文化的深邃与魅力。
艺术之美,创新美育实践。打造“艺境乐享荟”音乐赏析与实践品牌,开设《合唱艺术》《北大荒艺术作品赏析》等选修课程,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邀请专家开展剪纸艺术欣赏与实践活动,在大庆市总工会举办的书画作品竞赛中荣获多项荣誉。将美育研究与实践深度融合,主持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项,参与校级“揭榜挂帅”项目1项。
行为之美,践行志愿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举办的“酷跑百湖城 红色研学大庆行”家庭酷跑大会(大庆站)活动、黑龙江省第十九届学生运动会中,担任培训讲师,开展志愿者礼仪培训;带领学院150余名学生参与家庭酷跑大会志愿服务工作,助力活动成功举办。
心灵之美,涵育高尚品格。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养老院、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开展关爱活动,针对社会困境青少年,构建“心灵守护”体系,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以温暖与智慧点亮心灵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