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农大

【大庆日报】释放专业学科优势 赋能转型振兴发展

来源:大庆日报责任编辑:冉壮终审:闯垒发布时间:2025-11-08

  近年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聚焦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目标,充分发挥文科专业优势,聚焦教育协同、文化传播、基层治理与公共服务等关键领域,持续开展“校地共建—人才支撑—智库服务—文化赋能”一体化工作格局,为推动大庆转型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锚定“三个城市”,智助产业融合发展

  学院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长,围绕产业转型、文化传播、形象塑造等领域,深入调研工业遗址保护和城市文化国际传播路径,“资源型城市转型”“数字产业融合”等课题研究,为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范式。

  围绕大庆特色文旅发展,学院完成了多个专业论文,《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大庆市旅游英语翻译策略研究》以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及博物馆藏品资料为对象,提出了契合大庆文化特色的景点翻译策略;《目的论视角下大庆旅游资料翻译策略分析》,深入探讨湿地文化和大庆精神对外传播的翻译路径,为大庆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系统化语言服务方案。

  聚焦文化特色,赓续城市红色血脉

  围绕探索大庆精神的时代新内涵,学院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下新时期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研究》为课题,深入挖掘石油会战时期涌现的精神典范,结合双语情景,开展翻译实践,讲好红色故事。同时,创办了“黑土译介”微信公众号,以英文深度解读百年油田记忆。

  学院与市图书馆、油田图书馆合作,积极参与目录整理、读者服务等工作,骨干教师受邀在“大庆讲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日前,大庆油田图书馆举办的“寻找唐诗之美——田恩铭教授著作展”,广受市民好评。

  倾力服务民生,促进基层治理创新

  学院致力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融合”模式,与市委社工部、市民政局、高新区检察院、龙凤区政府等单位合作,成立“大庆市高校志愿者实践培训基地”“童心圆未检观护基地”等平台,累计为全省两万余名社工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承担青少年发展、社区治理、司法社工等领域项目30余项,“童心圆”未成年人关爱项目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中获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

  为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学院在东光、龙政街道挂牌成立“基层治理创新研究基地”及实习实训基地,参与“名书记”孵化工程,定期选派学生赴社区实习,入户走访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常态化参与普法宣传、社情民情调查等工作。

  学院始终重视党建引领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与多个社区党支部合作,实施“党建联建”工程,立足共治共建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能力提升、红色文化宣讲等现实需求,组织学生宣讲团开展党史和红色文化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红色经典影片赏析、全民阅读推广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社区党建水平。

  该院院长田恩铭表示,学院将深化市校协同机制,优化专业服务结构,拓展社会服务边界,为大庆转型发展贡献人文智慧与教育力量。

新闻中心记者 张增辉


  • 八一农大官微
  • 八一农大学工在线
  • 八一农大青春在线
  • 八一农大本科招生
  • 八一农大校友会